天津配资之家 为何蒙古军拔掉襄阳用了六年,而从襄阳打到临安,却只用了两年?_蒙军_伯颜_沙洋
1273年2月,襄阳守将吕文焕的开城投降标志着持续了六年的襄阳大战最终结束。襄阳战事告一段落后,蒙军开始稳固其战果,并迅速向北撤回中原。然而,这些蒙军并未停歇,在忽必烈的指令下,他们开始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造船练兵,为即将到来的灭宋之战进行最后的准备。
1274年正月,在攻占襄阳一年后,忽必烈决心彻底灭亡南宋。经过蒙古高层的决策,丞相伯颜被推上了战场指挥的位置,而昔日的名将如阿术、阿里海牙、阿刺罕、刘整、张弘范、李桓、董文炳以及刚刚投降的吕文焕等,都聚集在伯颜麾下,准备共同进攻南宋。
1274年6月,忽必烈发布了征伐南宋的命令。当消息传到江南,南宋的皇帝宋度宗在蒙军的威胁下不幸病逝。四岁的赵?继位,太皇太后谢道清开始掌握朝政。在这种孤儿寡母的状况下,伯颜亲自来到襄阳,开始着手动员军队。准备就绪后,伯颜带领二十万大军南下,目标锁定襄阳下游的郢州(今湖北荆门)。
展开剩余78%郢州的守将张世杰在面对强敌时,借鉴了昔日襄樊防线的防守策略,将汉江以西的郢州与汉江以东的新郢两城通过铁索相连,利用火炮封锁江面,将两城形成如同襄、樊二城般的坚固防线。面对这严密的防守,伯颜决定绕过郢州,改为快速进军。
绕过郢州后,蒙军在第二天抵达沙洋(今荆门沙洋)。沙洋城守将王虎臣和王大用曾是吕文德的部下,伯颜希望通过吕文焕劝降沙洋。但吕文焕的劝降未能奏效,反而被沙洋守军的箭雨迫退,失去了最后的耐心。伯颜下令全力攻城。经过短短半日,沙洋城破,王虎臣和王大用被俘。伯颜下令沙洋全城不得幸免,鸡犬不留。
攻下沙洋后,蒙军继续推进,来到沙洋下游的新城。新城守将边居谊在得知沙洋之惨烈后,并未退缩,反而决心更坚守阵地。蒙军用沙洋军民的尸体以及王虎臣、王大用的斩首来震慑新城军民,迫使不少人出城投降。尽管如此,边居谊依然坚定守城,最终在蒙军的强攻下,新城也被攻陷。边居谊在城破之际赴火自尽,表达了忠诚与绝不屈服的决心。
随着沙洋、新城的沦陷,汉水之上已无可守之险,南宋只能寄望于长江防线。南宋朝廷紧急命令驻守淮西的夏贵带兵前往鄂州增援,并派京湖安抚使朱禩孙率军加速驰援。
1274年秋,正当南宋各路援军汇集于鄂州时,蒙军攻下了汉水上的最后一座重镇——复州(湖北仙桃)。此举使得长江上游的防线彻底崩溃。蒙军紧接着攻占了长江北岸的汉阳,为最终实现“浮汉入江”的战略奠定基础。
然而,在接下来的战斗中,伯颜发现攻占汉阳并非易事。淮西的夏贵与京湖的朱禩孙率舟师控扼了江南与江北的长江渡口。伯颜深感攻汉阳将面临巨大的困难,决定听取阿术的建议,改道绕过汉阳,直扑武湖的沙武口,利用水道进攻长江。
1274年12月,蒙军成功从沙武口横渡长江,迅速占领青山矶(今武昌青山)。南宋青山矶守将程鹏飞见势不妙,逃往鄂州。青山矶随即被蒙军控制,伯颜乘机横渡长江,开始沿着江面展开推进。此时,南宋各路将领纷纷逃离,而汉阳守将也投降于蒙军。
随着长江防线的崩溃,鄂州也最终失守,南宋的局势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。南宋朝廷在面对蒙军即将进攻临安时,开始将希望寄托于贾似道。贾似道在舆论压力下决定出征,准备迎战伯颜的大军。
1275年初,随着各路南宋军队的集结,蒙军一度在长江南岸与北岸展开对峙。但在南宋军队的内部不稳以及蒙军的猛烈进攻下,宋军最终在丁家洲陷入溃败。贾似道随即带着余部向扬州撤退,南宋的最后防线开始崩塌。
在这一片混乱中,伯颜的铁骑开始全面推进,最终突破临安的防线。南宋朝廷在临安陷落前夕决定迁都,然而谢太后未能及时撤离,最终选择投降蒙军。公元1276年1月18日,临安的城门正式向蒙军打开,标志着南宋王朝的灭亡。
这一年半以来,从襄阳的失守到鄂州的陷落,再到临安的投降,南宋在蒙军的铁蹄下逐渐走向了末路。而南宋的帝星,终于在公元1276年彻底陨落,历史的长河中,又多了一段残酷的篇章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万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苏州配资网 九鼎新材信披违规 时任董事长王文银被罚款100万元
- 下一篇:没有了